2019年2月28日 星期四

克服困難外在環境


對於自己穩定的缺點,想要克服外在環境變化,難度又更高,因為外在環境的變化是無法預測的,原本已經很順利的情況,可能就因在環境的變化,變得非常不順,甚至失敗,而且外在環境也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就像突如其來的華航罷工,如果剛好要出國,結果班機被取消了,那怎麼辦。

最好的方法,上一篇說預防勝於治療,在預防之中,更好的方法是平時就累積足夠的資源和能力,例如巴菲特說的護城河,除了原本堅固的城牆,我們又努力的挖一個大大的護城河,即使完全突如其來的事件,連事先的預防都沒時間做,這個護城河就發揮功效,這也類似我們房子所做的防震功能。

當然還有能力也算是,平常就累積自己的實力,像是讀英文累積實力,等到自助旅行需要用的時候,無論是溝通或看菜單,就方便超級多。這也像平時看書,看書看起來好像沒有幫助,但無形中就一直在累積實力,但這種這麼長期又虛無飄渺的回報,就很容易讓人忽略,因為從原始人演化就是習慣短期回報,不然早就餓死。讀完大學至少讓我們畢業後有更好的能力,學更多更難的東西。

如果突發危機已經發生的時候,也沒有預防,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我們自己能夠控制的部分來因應,試著把傷害降到最低。這麼想自然就不會慌張,可以冷靜下來,用理智部份去忽視掉情緒,如果只是想控制自己情緒,反而更冷靜不來。我的實際經驗是光要想有什麼好的辦法處理,還有什麼情況是自己沒有考慮到的,又要評估此辦法有沒有什麼風險,就沒時間要去想自己的情緒。

做完以上這些如果又失敗了怎麼辦,那就失敗吧。因為人的能力有限,就檢討改善好,累積自己的實力,變成護城河,來預防下次的發生,像柯文哲所說不斷突破,不斷進步,不斷超越自我

2019年2月27日 星期三

天堂和地獄的差別 事前和事後處理


預防勝於治療,我喜歡說事情發生前做好,和等事後發生再去處理,是天堂和地獄的差別。就像之前誠實那篇所提的,事前跟客戶承認我們有軟體有bug,和事後等到客戶發現我們有bug,就知道差距多大,事前跟客戶說,可以替工程師爭取更多時間來修理bug,甚至可以修得更完善,把對公司的把傷害降到最低,客戶也會特別信任自己,說不定還不用寫客戶的檢討報告。有好的信任,長期下來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如果是等到事後發生才要處理bug,時間變少很多,工程師又要額外抽出時間來趕這個bug,押著工程師修好,心裡也不爽自己,之後如果是我自己出包,工程師也不會特別想幫自己。客戶方面,失去信心是基本了,不要被罵就偷笑了,甚至被客戶的高層盯上,還有許多檢討報告要寫。長期下來,惡性循環,客戶對自己印象也不好,即使是客戶把正確看錯bug,都可能先是認為自己的錯。這不就是天堂和地獄嗎。

一樣是處理是事情,只是差在事前和事後。而且以上面例子事前所需要花的時間和力氣,和事後所要花的力氣和時間,至少是差了好幾倍以上,大家可以套用到自己生活的例子。

甚至上次華航罷工事件,事先一聽到有罷工的可能,就要有最壞的打算,預先再多買幾個保險,甚至無論多少代價都要原定計畫出國,算一下已經訂的國外飯店的損失有超過機票錢,就去買其他家機票,真的發生就會變成是一個在國外快樂旅行,和一個是在國內的機場裡面旅行一樣。

當然也要把沒有發生罷工的情況算進去,會多損失機票的錢和多了幾個保險費,如果這個損失算進去,如果覺得不划算,就把出國時間延後,更改航班和飯店的時間,所以不管什麼情況,就都在自己控制之中,不管後來事情如何發生,都不會是最糟情況,但確有機會是最糟的環境中,自己毫無受影響。


2019年2月26日 星期二

領導力 打贏6次勝仗


領導在管理學的定義有很多種,我目前只記得的定義是有追隨者。聽到演講說領導就是打贏6次勝仗,這是心理學的實驗,只要贏6次,大家就會聽你的。但在公司中,大部分都是安排好且具有權力的主管,不得不聽這主管的話,這主管就只是管理,而非領導,除非部屬也打從心裡想追隨此主管,那怎麼樣做部屬才願意追隨。

剛剛提的打贏6次勝仗,就是很好的說法,像我是業務,需要許多部門協助,前面有篇誠實的文章有提到,當工程師犯錯的時候,造成軟體有嚴重bug,我會把錯誤納入到自己的責任,去想辦法處理掉,找出問題原因,跟客戶討論我們的建議補救方案,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因為每次都能順利化解掉工程師所犯的錯誤,當然往後大家也就願意聽你的。因為業務對其他部門沒有權力管理,要人願意幫忙就必須有領導力。

其實不只公司內部,就連對客戶也是可以有領導力,只要完成客戶不合理要求,過個幾次客戶就會非常信任,也知道是真正在幫忙他的,因此所以換成我們自己出包,客戶也會盡量幫忙,去跟它們主管溝通,或者有好的建議來解決問題,這就變成良性循環。往後的方案和建議,也真的從為客戶好的角度出發,客戶就會非常願意接受你的建議,即使有時候,我拿到是公司內部給的錯誤資訊,客戶也是馬上認同,但我事後發現,很不好意思,趕快跟客戶承認錯誤,並立即提供正確建議方案。

說到底發現,領導建立信任很重要,信任最重要的基礎就是誠實。除了取得信任,領導者本身還有一個要素,就是知道什麼是對的願景或目標,這又是另外一項非常重要能力,需要什麼樣的目標,什麼是對的方向,未來又該走向何處,如果領導者走錯了,會變成大家一起錯,這就是我覺得領導最難的地方。

相關閱讀推薦:罗振宇 知识就是力量:怎样重新获得别人的信任

2019年2月25日 星期一

分辨員工的好壞



公司最重要的就是人才,一間公司如果找不到好的人才,好的人才又留不住,長期下來可能會虧錢,即使賺錢,獲利也無法成長,因為不好的人才,對公司貢獻很小,甚至不敷成本,但好的人才所帶來的利潤,可以是好幾倍的薪水,所以要看一間公司未來發展,管理能否汰弱留強是關鍵。

許多企業都這麼說,但今天不談企業是否有做到照顧或培養人才,先來說最基本的怎麼樣去分辨出人才,要留住人才也要先分出來誰是人才。最棒的員工是除了份內的工作可以準時或提前完成,還會主動去完成分內之外,對公司有幫助的工作,或者是多做一步,比公司所要求的還做到更好。這樣的員工做就是要重點培養,以後可以來當主管的員工,因為此類員工主動積極,可以管理自己,也有責任心,之後若當上主管,把基層員工交給他,管理者只需要看結果就好,過程中若有任何特殊問題再予以協助即可。

這樣還有個好處是,好的人才當主管可以發掘出更好的人才,並且會幫忙培養好的人才,不好的人才則可能會因為態度不好,學習能力不好等因素,會自動離開,或很容易被發現,自動形成汰弱留強機制,公司人才就會良性循環,請注意以上這些前提都是建立在正直誠信之上。

另外就是普通員工,只能把自己分內的事情完成,不會去多做分內之外的工作。這類就是安排在基層員工,大部分的員工也屬於這類。這樣的員工當上主管,底下的員工可能就會出現,無法把份內工作完成的員工,即使所帶的員工都能夠完成分內工作,但整個團隊的合作成果,會遠遠不如優秀主管所帶的團隊,因為優秀主管會要求做更多,更不用說普通主管要發現更好的人才。

最後則是不合格的員工,無法再要求的時間,準時完成自己分內工作。這樣的員工,如果因為不正當的手段當上主管,會有三個不公平,第一,因為此主管沒辦法完成分內的事,管理者也要不斷跳下來幫他救火,管理者會累死自己,過來是他的部屬,是人才的會跑掉,留下來也是沒辦法完成分內工作的人。對他的同事也不公平,因為這樣的團隊,整體績效變差,獲利減少,讓大家的分紅獎金也減少。所以分辨員工的好壞是管理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2019年2月23日 星期六

使用理論限制 考慮因素太少



我們常常聽過許多不錯的演講,是關於理論所延伸出來實例應用的,演講也說了許多不錯的例子來使用,聽起來也都合理,但自己在使用在,所得到的結果卻沒這麼好,甚至更差,花這麼多力氣學習使用,結果白費,這是為什麼。

簡單的說明原因,就是考慮的因素不夠多,過去我在學經濟學的時候,所有的模型都有一個非常簡單的假設,然後再推導出模型,問題不在於理論本身,而是在於假設過於簡單,簡單沒有什麼不對,因為如果沒有此假設,便無法推導模型,也無法學到理論的概念。總體經濟不用說很多環境因素,即使是個體經濟,在於個人和企業的選擇,也是會有許多複雜因素影響,才形成的結果。

了解這點後,對於學到的理論,可以先想想這理論有哪些環境因素是沒考慮到的,沒考慮到的部分,對結果有什麼影響,甚至更厲害的人去讀理論的假設,比較這2者的差異,比較容易判斷出理論的實用性,可以到什麼程度。

最厲害的高手,甚至就會去讀跨領域的學科,去掌握各重要領域的基本知識,更加容易看出本身專業領域的限制。先承認自己沒有跨領域學習,希望自己以後可以做到。這好處就像是多角度去看一件事情,才能夠看得出立體感,讓自己看法更加接近客觀的事實。就像哲學也可學到各種不同觀點看一件事,訓練自己要用不同角度出發來思考。

由此可知,我們盡可能的考慮更多的因素,可以提高我們對於認知能力和判斷的準確度,這篇結論沒有實用的方法可以介紹,只能自己腳踏實地努力多讀書,來提升自己面對事物能夠更客觀和更準確,當然也可以盡量降低犯錯的機率,讀書最大收穫就是降低犯錯的機會。

相關閱讀推薦: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5

先射子彈 再打砲彈



這不是什麼新概念,甚至沒聽過的人,平常也在使用,但卻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因為就怕哪一次自信過度,沒先射子彈,就直接打砲彈,就連知名企業也都常常做出這樣的錯誤,十倍勝,絕不單靠運氣,這本書就提了許多企業因為多犯幾次這樣的錯誤,原本是相同優秀的兢爭對手,因此而競爭落敗。像前面文章盡量減少犯錯是贏的關鍵,懂得減少致命錯誤,非常重要。

此概念說白了其實就是把風險考慮進去,在報酬一樣的情況下,風險高的時候,小量下注,因為失敗率高,這樣損失比較沒這麼大,等到風險低的時候,在大量下注,大贏的獲利,就能超過很多次小失敗的損失加總。例如企業可以對許多可能為明日之星的產品,進行小規模研發,只要其中一種成功,大賺的錢,就超過其他沒有成為明日之星的產品的損失。即使都失敗了,也因投入的經費小,也只是小損失,就繼續投入找尋研發明日之星的產品。

但為什麼一流企業還會犯這樣錯呢。因為依照過去許多成功經驗,會習慣性認為自己在這領域已經具有優勢,風險已經非常小,為了搶時間上市,直接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研發,但就是因為創新有許多沒想到的新外在因素導致容易失敗。前面有篇文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雖然現在一直很順利,也不要忘記過去成功的模式。

所以這概念關鍵不在於了解,而是如何讓自己能夠非常嚴格的執行此規則,目前所知的唯一方法就是清單,把過去自己的成功方法記下來,並且去了解那些沒做到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之後執行時都必須照清單做。無論在手術和開飛機,其實現在都已建立一套清單,目的是盡可能減少人為犯錯的可能,手術和開飛機最先導入清單是因為只要一犯錯最嚴重的後果就是造成傷亡。

相關閱讀推薦:十倍勝,絕不單靠運氣 4

2019年2月22日 星期五

失敗 通往成功的唯一路徑



失敗為成功之母,耳熟能詳,但是大家都懂,最難的是做到。因為簡單的成功,大家可能失敗個幾次都達到,這成功也就變成沒什麼。難的就在別人都是失敗的,但只有你成功,其實更多人沒有失敗,因為大家都是在去做之前就放棄,等到真正去做才開始失敗才放棄的已經算少數。

前一篇盡量減少犯錯是贏的關鍵,有提到第二種的錯誤,就是因為環境變化所帶來的錯誤。很多失敗的原因就在於,他們把失敗怪罪於環境,根本不認為是自己錯,以後再遇到相同環境,一定又會失敗。這是低階的失敗,會歸咎外在因素。

接下來,有些人可以試著克服環境的因素,當然環境因素就會有許多不同的難易程度,太難的部分,就會經常失敗,在許多人眼中的不可能任務,特徵是聽到你要做這個會嘴角上揚,發出笑聲,愈不可能笑得愈大聲。這樣才是失敗為成功之母的失敗。

成功人士他們有許多過去失敗的例子,如何從錯誤中學習,像是喬丹Nike廣告。但有著更多許多失敗的人,在堅持的過程中放棄了或陣亡了,所以要成功就要克服放棄和陣亡,那要如何克服。

克服放棄,就是不管怎麼失敗都要堅持,唯一的方法就如同賈伯斯所說,對於所堅持的必須要有熱忱,如果還是放棄了,那沒關係,代表來沒有找到熱忱,早點放棄說不定可以快一點找到真正的熱忱。因為真正的熱忱是這輩子都會一想做這個,即使身心靈俱疲,依然往前走的熱忱。

如何克服陣亡,所做每一件事都必須考慮到最壞的打算,如果可能會導致生命危險,例如攀登K2,就要做好萬全準備,要非常謹慎,甚至去檢討過去每一個陣亡的原因,而且攀登過程一遇到可能危險,立即放棄下山,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下次再挑戰就好。做什麼是也一樣,如果這個投資最慘會導致破產,而且沒把握賺回來還錢,讓生活陷入困境,就不投資。

但有個更簡單的辦法,降低讓自己放棄和陣亡的可能,就是先射子彈,再打砲彈,例如想自己創業,有工作先不辭職,或做個跟創業有相關的工作來學習,如果工作常加班,就換比較輕鬆的工作,目的就是要讓下班有時間充實創業的能力。等時機或能力成熟,風險降低時,就可以全職來創業。不要剛開始所投入所有資源,這個就降低設法降低失敗的損失,讓自己可以忍受更多的失敗,進而從失敗中學習,來堅持達到成功。

2019年2月21日 星期四

盡量減少犯錯是贏的關鍵




減少犯錯雖然聽起來好像很不光彩,但是仔細想想其實如果以完美是100分來看,99分以下所被扣的分數就是犯錯才沒得到,那這樣我們每天都會犯很多錯,把犯錯都盡量減少或加以預防,過得比較順利,也是另一種成功。

創新雖然是很重要,但創新如果造成更多的失誤,反而比不創新更好,所以除了創新,我們更要注重創新後如何減少犯錯。例如主廚做一到新的菜,具有創意且非常好吃,以今日特餐推薦客人,因此今天許多人點了這道新菜,但因為廚師或廚師團隊還不夠熟練,導致無法維持新菜的品質,造成客戶抱怨,反而對餐廳名聲適得其反。

米其林評鑑最重要的標準就是一致性,不只從第一道到最後一道菜,都必須要有同樣水準,一年內回訪3次,確認水準是否有落差。所以維持同樣的品質是最難的,做100次跟只做1次的水準達到一樣,關鍵在於減少犯錯,所以能夠有穩定性就是專業。

把每天所犯的錯進行檢討,記錄下來,找出犯錯的原因,犯錯可以分成2種,第一種是同環境下的自己人為失誤,自己的失誤責任完全在自己沒有錯,認知到是問題,真正改善後也不容易再發生,壞習慣改成好習慣就比較沒問題,這個比較是簡單。

另一種是不同環境下所造成的失誤, 因為在不熟悉的環境,有很多因素跟過去環境不同,是以前沒考慮到的,這個如果沒有經驗或沒遇過,很難去避免,這個就只能每次遇到每次改善,來快速累積自己的經驗,多犯這類的錯,可以快速進步,降低被環境影響,達到穩定性,就是常聽到的失敗為成功之母。

2019年2月20日 星期三

結婚的理由愈來愈少的現在社會



過去傳統社會,結婚幾乎都是逃不離,但經濟起飛,高學歷普及,同居興起,女性經濟獨立,男女平等,多元成家觀念,房價太高等等。結婚的理由愈來愈少。

高學歷的普及,除了延後結婚,受過高等教育,擁有自己的想法,能力普遍提升,都容易產生更多自己想過得生活,結婚就變成只是眾多選項之一,甚至興趣和生活品質比結婚更重要。例如,像在希望工作中有所表現,或者希望可以到處旅行。

女性經濟獨立,既然自己能賺錢,過得還不錯,可以選擇擁抱工作,伴侶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以前女性沒有經濟獨立,只能選擇找個不錯的人嫁了是主要唯一目標。同時因為女性能力提高與賺更多錢下,自然擇偶標準也跟著提高,但男性能力與經濟條件與過去一樣,供需不平衡下,想找到合適條件的男性,機會就小很多。

生活品質的提高,比過去傳統社會的務農的苦日子,已經可以不用餓肚子,吃穿娛樂不匱乏,好一點甚至可以到處旅行,享受美食。結婚後,要維持一樣的生活品質就困難非常,可能為了房子,小孩,或婆媳關係,各有各的難題,所以離婚率也逐年攀升。

較於過去傳統女性,新時代女性的學歷較高,經濟獨立,想法更多,生活水準要求較高,擇偶標準提高,但照顧小孩和做家事的能力是跟過去一樣,甚至因為工作,根本沒有時間做,交給托嬰托幼中心,或者老公幫忙做。

所以男性結婚的理由也變少,條件好男性,跟過去比起來,也必須要分擔至少一半家務,拿錢養家更是基本配備,甚至所賺得錢都要繳給老婆管理,比起自己一個人生活,生活品質是下降。但男性若去找社會上比較沒能力且經濟無法獨立的女性,他們比較傾向找不錯的對象嫁,因為經濟較無獨立的能力,標準相對也比較沒這麼高,但結婚後變成經濟負擔都在老公身上,更慘的是遇到連做家事能力都不好的,老公可能還要幫忙家事。

那真的沒有結婚後,過得一樣不錯,甚至過得更好的情況嗎。可能有,但是目前身邊還沒遇到這樣實例。但在部落格上還是有看到,即使有小孩,還是可以帶著小孩到處旅行,可能男女都要是工作可以結合興趣又可以賺到錢,而且願意相互合作,能力互補的,這樣結婚後,或許會有比較高的機率可以維持與過去一樣,甚至更好的生活品質。

2019年2月19日 星期二

一山難容二虎的婚姻 新時代女性崛起



現今社會男女愈來愈平等,台灣又是亞洲來說男女最平等的國家,女生的教育水準和工作能力,已經不比男生差,甚至某些領域女生平均工作品質高於男生,所以愈來愈平等的情況下,造就新時代女性崛起,也與整個的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就讓我們從頭說起。

過去台灣經濟起飛,大家都賺得比較多錢,相較於過去沒飯吃的時代好很多,所以大部分的人一出生就不愁吃穿,最主要的就是乖乖讀書就好,同時經濟許可下,男女的受教育的權利變成了平等,同時家庭經濟狀況提升,即使有重男輕女的觀念,也讓女性得到更多的原生家庭的寵愛,就生長環境來說已經是無異,甚至有些在家中手握經濟大權的父親更加寵愛女兒。

女性所受到的與能一樣的教育水準後,到了職場,能力跟男性不相上下,加上台灣的工作環境,比較不像其他的亞洲國家還有一些歧視,同時女生也愈來愈多擔任中階主管。使得台灣女性可以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擁有自己的想法加上經濟獨立,就造就新時代女性。

結婚後,因為經濟獨立,不用看丈夫臉色,加上擁有自己想法,比過去更容易出現意見不合的情況,如果彼此忍受的相較於過去能力沒有提升,就容易出現沒有退讓的一方,沒有人想委曲求全,就變成一山難容二虎,如果衝突數量增加超過邊界,變成惡性循環,就容易因此形同陌路或離婚的結局。加上現在也愈來愈多不生小孩的夫妻,要離婚也更加沒有包袱。

雖然也有些本身工作能力沒這麼好,經濟較無法獨立的女性,有些是被原生家庭寵壞的女性,較不能吃苦,忍受力本來就較低,結婚後需要負擔比過去更多,忍受不了,而選擇離婚回到娘家。

2019年2月18日 星期一

錢花在刀口上 不是只為了省錢



人在天堂,錢在銀行,人不確定會不會在天堂,但錢一定在銀行,錢還是要花,才算是自己的,不然都只是暫放而已。除了賺錢,花錢也是很重要。當然有些人錢多到不用看標價,但是上天是公平的,花同樣的錢,感受的效用或滿足感,一定比不用看標價還高。當然也有些只喜歡賺錢,不喜歡花錢,那就早晚一定有人會幫他花。

當我們同樣是有100元。可以用50元買到50的效用,也可以花50元買到100效用,如果可以買到100的效用,那買2個就可以有200,很明顯2個買50的效用是100,所以多了2倍,更不用說買到效用更高的商品和花更多錢的情況,長期下來甚至變成習慣,花錢的效用都是比較高,達到經濟學常說的,錢都花在刀口上,長崎下都會有比較高的滿足感。

當然如果都是購買相同東西,會有經濟學所說的邊際效用遞減,就是好吃的龍蝦,多吃幾口就會感覺沒有第一口好吃一樣,或者吃第2隻時,沒有感覺比第一隻好吃。但是現在社會商品非常多樣化,我們可以利用購買不同的商品,不斷維持高的效用就簡單很多。

那要如何維持購買到高效用或更高效用的商品,首先要問自己是否需要這商品,不需要買來沒用,當然效用就不高。第二,是不是真的想要,有些是只有3分鐘熱度,過沒多久就塵封起來了。第三,這商品是不是真好,當然就要從購買前的評估研究。第四,就是大家最熟悉的等促銷時再來買。我承認我就是這樣,有耐心等到促銷才買,可以用更少錢買到一樣的效用。

當然也不是購買每件東西都要這樣,因為別忘了經濟學還有一個叫做機會成本,如果浪費時間去研究或省錢,只是提升一點點效用或者才只有省下幾塊錢,也是划不來。那還不如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就有過為了搶100元的折價券,浪費整個上午,根本不值得,不如多看本書,或運動也身體健康。如果省錢是興趣,那就另當別論。

2019年2月16日 星期六

工作時間管理 輕重緩急篇




市面上許多書都有談到時間管理,但我的時間管理比較特別,因為過去有遇到1小時內要處理4件完急事,每天所記錄的清單,大約平均也有15件事要處理,所以依照自己奇怪的特殊經驗所歸納出時間管理的方法。

當有許多事情要處理,需要先把事情的輕重緩急區分開來,第一個要先看事情的重要性,最重要的先做,第2個是看事情的難易程度,如果是簡單好處理的先做完。最後是看自己喜好。像我遇到1小時要處理完4件急事,大家都在等你,其實我也不會慌,因為根本是沒時間好慌張了,就把最重要的先拿出來做,因為這件事沒處理完,下場就是死得最難看,相對其他件事都還不會死這麼難看,所以當然是先做最重要的事。

當時我就把最重要1件事處理完了,剩下3件事,如果有2件一樣重要的事,先做簡單的那件事情,因為簡單好做可以快點完成,先做完2件事情,心裡也會輕鬆一點,也可以欺騙自己心裡,更有信心做第3件事,即使知道的3件事比較困難。

最後如果是2件事情,同等重要和難易程度也一樣,當然就先做自己比較喜歡的,也是騙自己心理,因為自己做起來心理會比較舒服一點而已。

基本原則是這樣,如果遇到一件事情簡單到爆炸,可能2分鐘搞得定,但事情只是稍微不重要一點點,也可以先做那件簡單的事,依照情況還是可以自行活用,原則是只要讓自己如果沒做完,下場最不慘的情況下就好。

以上所說方法都是著重短時間在急事的情況下做判斷,一般的書上比較常用再長期的情況,用的是緊急和重要性來畫四宮格。這理論很完善,但是實際執行上有難度,因為短期急事和長期重要的事很容易常常遇到衝突,為了要完成急事排擠到長期重要的事,讓長期重要的事變成很急又重要的事,搞到最後都是一直再救火。

長期重要的事建議,把需要長期才能完成的重要事情先培養成習慣,每天固定完成,之前有提過如何培養習慣。有了習慣就算是被急事所干擾,也會因為習慣完成每天的進度,即使受到急事影響,還是習慣會想趕快回來把每天固定的進度完成。急事如果是前一天就知道,那還可以安排隔天早起提前到公司先來完成每天需要完成的固定進度,就類似把外在急事的影響降到最低。

以上2個方法,是分別針對短期很緊急的事和長期非常重要的事,以最極端的案例,來說明實際可執行的時間管理的方法,而且又可以避開這短期和長期這兩者的衝突,不過運用的原理還是盡量讓不可控的部分,盡量變成自己可控的,才有辦法做好時間管理。

相關閱讀推薦: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5

2019年2月15日 星期五

良心是最後一道防線


人生不一定可以活得很有意義,可能努力一輩子也找不到自己的熱忱,或者有很大的能力可以幫助到許多人。但是不管如何,都可以選擇面對自己的良心,所以良心是做為人最後一道防線。沒有良心就跟動物沒有什麼分別。雖然說人會思考,但只為自己利益,去傷害他人,活著就只為了利益,到頭來還是一場空,失去靈魂,跟動物是沒什麼分別,甚至動物也不會故意傷害其他動物,他們只求存活溫飽,或許因為這樣,才有這句禽獸不如這句話。

不知道為什麼,很喜歡良心是最後一道防線這句話,或許在每一次遇到選擇利益的迷惘中,最後一把尺的良心考慮進來,會讓自己做出很不一樣的決定,或許只會有損失,但不要忘了,因為這樣每一次都是選擇當人,可能這個就是我
人生不一定可以活得很有意義,可能努力一輩子也找不到自己的熱忱,或者也沒有能力可以幫助到什麼人。但是不管自己如何不好,但永遠隨時都可以選擇正視自己的良心,所以良心是做為人最後一道防線。不知道為什麼,很喜歡良心是最後一道防線這句話,或許在每一次陷入選擇迷惘中,最後一把良心的準則考慮進來,可以讓自己很容易做出決定,或許沒有利益,甚至只會有損失,但不要忘了,正因為每一次都是選擇當人,可能就是最大的獲益。

沒有良心就跟動物沒有什麼分別。雖然說人會思考,但只為自己利益,去傷害他人,活著就只為了利益,只爭取死後帶不走的名利,到頭來還是一場空,失去自己良知,思考方式跟畜生是沒什麼分別,甚至有些動物也不會為自己利益極大化,故意傷害其他動物,他們只求存活溫飽,或許因為這樣,才有這句禽獸不如這句話。

在公司常常遇到的兩難是,是否要把公司或者主管的問題跟主管說,但如果有良心,當然是直接說,不過基本是要有憑有據,針對問題的事實和客觀,且委婉的方式。即使這樣說了,被開除也沒什麼,因為不懂面對問題的公司,有什麼好待的,這樣的公司有可能好的成長嗎。如果真的是被開除也沒什麼,重要的是這樣才有機會遇到更願意面對問題的公司或主管,自己才有更好的成長機會,或許這也可以算是不明顯的善有善報,時間和學習才是剛出社會年輕人為寶貴的資產。再說只是為了那點薪水就要我出賣良知,那怎麼算也不划算。

因為沒有昧著良心說真話,反倒讓我立於不敗之地。現在不像過去皇帝時代會殺頭,不必在為了要有良心,有生命危險,頂多換個公司,如果都沒有好公司,那也沒關係,可以接一下案子或者擺攤,可以只看能力又可以有良知的工作是愈來愈多,像是柯P的出現,讓台北市政府能夠依法行政,不用昧著良心替某些政黨辦事,因為連他自己的競選總部,都可以被建管處抄掉。

再不濟現在連遊民每天都吃5餐。這讓我想到屍速列車,那位被大家看不起的遊民,反而在關鍵時刻,犧牲自己拯救大家,變成除了小女孩,唯2沒變疆屍的人。反倒是列車上自私的上班族,害別人搞到自己也變疆屍,那位遊民是不是為了保有良心才變遊民呢。相信大部分的人看完電影,對於那位有良心的遊民尊敬度,絕對遠遠超過自私的上班族,那為什麼不自己去選擇良知,尊重自己還比較快。

相關閱讀推薦:白袍診間-黃勝堅-救不了他,我們救了他的三個女兒

怎樣才算活著



商業周刊創辦人演講中提到,怎麼才能活得好,人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活好,自己活好了,別人喜歡你,願意跟你在一起,願意想成為你的樣子,小孩喜歡你,小孩願意跟你在一起,那需要特別去教小孩嗎。如果活得不好,小孩都不喜歡你,不願意跟你一起,那覺得教他還有用嗎。重要的是自己要活好,自己沒活好,把所有寄託都放在小孩上,小孩會很沉重的,搞得自己不快樂,小孩也不快樂,那有什意義。也不是事業成功就活得好,你見過有些上市公司董事長,大家都不喜歡他,都不願意跟他在一起,甚至同情他,這個叫做沒有活好。

或許有些人覺得只要有物質享受就活著很好。又或者與人鬥,其樂無窮。沒錯,那真的當下會感覺不錯,但那是因為沒真正活過,蘇格拉底說過未經審視的人生是不值得活著。就像在學校的操場跑道上,不斷努力超越得到第一名一樣,感覺自己成功了,他們會以為其他不努力的失敗者,渾渾噩噩不值得活,以為自己活著,但因為都只在跑道上,沒有注意其他地方還有高山湖泊美景,甚至大海。人生有太多利益以外的東西,但因為只追求利益都視若無睹,那跟他認為渾渾噩噩的人有什麼差別。

再者在追逐物質享受,最大的問題就是只能滿足短期需求,重複則乏味,會不斷追逐更好的東西,貪得無厭,難以制止,難以獲得真正長期的滿足。更糟的是必須承受整個長時間過程的痛苦犧牲。如果結夥還是失敗,失去的痛苦,遠遠高於得到相同利益的快樂,怎麼算這筆帳都不划算,期望值整個是負的。

人有2個出生,一個是大家說的出生,一個是找到人生的意義或者自己的靈魂,就是說找到真我。這樣高標準,好像變成只有追求熱忱才算活著,害我都懷疑我自己算不算活著,不過有個特別的經驗是,之前到京都賞楓的時候,在美麗楓葉的庭院,坐了一小時在那認真欣賞的時候,整個心靜下來,到最平靜的時候,非常認真的去欣賞時,突然深刻感覺自己是活著的,那種感覺很難形容,有點像我思故我在的感覺那樣。但是又不太像專注做一件事所帶來的快樂,我也還在省視自己的路上,努力讓自己比較像是活著一點。

相關閱讀推薦:生死的智慧:柯文哲(Wen-je Ko) at TEDxTaipei 2013

2019年2月14日 星期四

善有善報的原理




相對於惡有惡報,善有善報,更加不明顯,事前要去做時,可能完全看不到好處,只有損失。甚至就連有時候,根本就不知道有回報到自己身上。因為關聯性真的太低了,甚至所做的善事和回報,是完全不同的事件和時間點。

先說說最明顯的單一事件的善有善報,簡單例子的就是拾金不昧,撿到錢然後,可能拿到獎狀或者受到表揚。捐血後,可以吃餅乾和有收到小禮物等等。比較不明顯的單一事件,就像我發現工程師的時間管理不太好,就用設計課程幫全公司的員工上課,那時候只是想剛好有時間管理的基本概念,不然教大家,讓大家也有更好時間管理。為了上課我開始設計的過程,設計到最後才發現,我把自己過去時間管理的零碎或相關概念整合起來。等到幫大家上完課,過了一陣子我去看書時,才發現我把這觀念融會貫通,也提升的一點知識整合能力。這些好處都是我一開始沒想到的,那時只是純粹想幫到大家就好。

那更不明顯的就是完全不同事件善有善報,甚至可能完全不會知道這是因為好報來的,就是做了這件好事,卻是從另一件是回報回來。簡單例子,就是每天可能都在幫助別人,等到哪一天自己遭遇危機,剛好過去有一個被你幫助過的人,剛好可以來幫助自己。又或者不斷幫助別人的過程中,也容易遇到好的人,結交了到了也懂得助人的真心好友。
很多的當下情況,一定是吃虧的,因為當下一定事付出,而非得到,不管是出錢出力,且至少也都需要付出寶貴的時間。但好報的原理是,做了100件好事,99件看起來都是吃虧,但其中有1件就是可以讓你獲得超過99件損失加總的回報。如果只是為了自己利益的假好心的就很難撐到做100次甚至更多,做了幾次沒得到好處就不幹了。若要用一句話來詮釋善有善報,那只能用Steve Jobs所說的: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這裡想用最喜歡默克藥廠的理念來當例子,默克二世:我想到說明一下我們公司奉行的原則,總之我們要牢記藥物的目的是要治療病人,我們從來不會忘記醫藥是為了救人而存在,而不是為了賺錢,利潤只是順帶的結果,如果我們牢記這點,那麼利潤從來都不成問題,我們愈是牢記這點,賺的就愈多。

第三世界有百萬人感染河盲症,線蟲若鑽到眼睛引起失明,雖然市長龐大,但這些都是買不起藥的人,默克仍然持續研發,想說會有政府或者其他慈善單位購買,但始終沒有,默克就免費發放藥品,還自行吸收發放成本。默克藥廠被問到為什麼要這樣做,如果沒有這麼做一定會打擊默克科學家的士氣,因為他們在一家公開聲稱「所從事的行業是在促進醫療進步和為人類服務」的公司工作。或許正因為如此,默克有著許多有理想的科學家,能夠幫默克不斷研發出最好的藥,利潤或許就是這樣不成問題。

相關閱讀推薦:基業長青 第三章

2019年2月13日 星期三

惡有惡報的原理



善有善報是佛教說的勸人向善的話,以前總覺得這個是迷信,因為我們常常會看到電視劇,好人不長命,壞人都在世上活得好好的,做壞事還比較容易可以一連串獲得勝利。我們看看現實好像也是這樣,弱者被強者欺負,有錢欺負沒錢,弱勢愈來愈弱勢,老闆和肥貓都在凹員工,然後自己賺大錢。沒錯,也真的是這樣,所以一點都不覺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算是人之常情。

以前所待的台灣前3大的IC設計公司,要晉升中階主管只有1條路,討好高階主管,跟著一起壓榨最底層員工,主管有能力處理較難問題沒錯。當然他們只是比較有經驗,比較早進去卡位,卡到後當然也會防員工超越自己,所以不會去培養員工,而是壓榨員工提升部門績效,讓自己利益達到最大,到這邊是大多數很賺錢公司的寫照,這很正常,那哪裡惡有惡報。

那我們換個角度從這樣的主管角度出發,且最佳的狀況是不斷地鬥爭成功,會變成一輩子就是待在這樣追逐無盡利益的環境中,永遠會想要在賺更多錢,就像看到一隻倉鼠,不斷的滾輪中跑。因為他們利益和地位,正常來說已經是要知足了,但實際上只有不斷得拿到更大的利益才會快樂一下,要想辦法去爭取更多利益,如何剷除異己,想辦法去凹員工,不要害人就好,更不用說幫助別人,頂多可以幫助對自己有利的人,每天算計,替自己謀取更多利益。沒有得到比以前更多利益就難以快樂一下。

他們無法想像活在熱忱或幫助別人的人生,也不相信有這樣的人生,因為在這樣鬥爭的環境中,即使看到善人只會覺得那是假的,一定有目的,視若無睹,成功奪取很多利益後,遲早面臨退休和死亡,努力一輩子,可能失去健康和家庭,倒頭來才發現沒有把時間花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只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錢財。你說這不是地獄什麼是地獄。

德國納粹空軍元帥戈林,在被判刑要死之前,吃下偷藏的氰化鉀自殺,他在遺書中寫到內容是他帶了三顆氰化鉀,第一顆放在口袋裡,故意讓查出來。第二顆放在帽沿里,第三課放在雪花膏的瓶子裡。他這種藏法,工作人員是查不出來的,所以請監獄長不要怪罪工作人員。一個殺人如麻的納粹戰犯,還會想到替工作人員求情,所以人都有良知,不管如何麻痺,一輩子都無法真正心安理得。

更不用說帶給自己孩子的只追求利益的價值觀,,讓小孩變成跟他一樣,只懂不段奪取利益,害了自己孩子一輩子,即使孩子出類拔萃,出於淤泥而不染,這樣善量也會與父母起衝突,沒有良好的家庭關係,任何成功都無法彌補家庭的失敗,所以這不就是惡有惡報嗎。

或者有人說錢可以買很多東西,沒有錯,錢可以帶人許多物質上的享受,但是當你每天吃龍蝦,每天開瑪斯拉蒂,能夠快樂多久,頂多也就上下班開一下,然後就要開始回到爭利的環境,說不定在車上也在想要如何爭奪更多利益,而且開幾次也就習慣也沒感覺,就像自己考上心目中理想大學後,過不了多久,就開始煩惱考試的問題。所以惡一定會有惡報,不是時候未到,而是你不知道。

相關閱讀推薦:【補教國文名師】吳岳老師談幸福之道

2019年2月12日 星期二

既面對現實也結合道德 誠實業務



這個是最難的做到的,既要符合現實又要達到道德標準,應該說是不可能任務,就像柯P要選到台北市長,選舉經費又要少,還要為了長期政策堅持砍1500來發展長照。要怎麼堅持做對的做事,又要兼顧面對現實的困境,柯P說要做出最小的妥協,要做到真的是很不簡單。

那我們一般人呢。正常工作中,要求得生存就已經不易,哪可能還能考慮其他,工作能夠達成,就偷笑了。就像我是業務,但是不知為什麼,都是要求自己對客戶要誠實,至少做到說出來的話要誠實,不然就不要說,不說不算說謊,因為業務有些話本來就是要保密的,這是職業最基本的底線。就像沒人能夠把所有秘密都說給別人聽一樣。我是科技業的業務,因為客戶是長期合作,誠實是還有可能,其他行業業務能否做到,我就不確定或者需要不同的方法。

那誠實在工作中遇到什麼困難,要怎麼去解決,首先如果工程師所寫的程式有bug,工程師只要一發現,我一定立即告知客戶,同時告知我們何時可提供新版本,一般認為客戶又不一定發現,有不一定受影響,幹嘛告知。沒錯,因為當下我是有立即的損失,立即會被客戶認為你們又犯錯,甚至要寫一推檢討報告,但是長期來看,不管怎麼躲,有些Bug多多少少客戶事後還是會發現,先告知客戶的習慣,久而久之會對自己信任,站在客戶的立場想,客戶本身因為面對許多業務,一比較之下也會知道很少業務會這麼做,發現你是值得信任。如果早知道有出大包,事前講和被客戶發現,下場完全是天壤之別,加上本身有客戶信任,長期下就會正向循環,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相反就是有些業務被發現了產品有問題還在想辦法掩蓋。把客戶當笨蛋,一直找不同原因來欺騙客戶,為了就是想證明公司是沒有問題的。這很常見,也是人性,因為我們公司其他業務就都這麼做。

除了對客戶誠實外,對工程師或內部溝通也要誠實,如果只對外誠實,對內部不誠實,沒有工程師的信任,工程師自己發現有問題也不敢跟你說,所以只對外誠實也沒用。如果和工程師沒有信任關係,他們也會一直掩蓋他們錯誤,不會告訴業務,甚至會給錯誤的訊息,造成業務對客戶愈誠實死得愈快。

那我是怎麼讓工程師願意告知有bug,因為我都沒怪罪他們,而是專注去思考這事情發生了要怎麼去解決,立即請他們確認問題原因,如何改善,什麼時候改善好,有了較完整資訊後,我去跟客戶談,甚至建議客戶如何處理,換句話說就是我來背黑鍋,把錯誤責任看成是自己的,要去把他解決。工程師發現你能解決,當然恨不得一發現錯誤就馬上告訴你,因為責任可以丟到我這來,哭哭。

所以我的經驗是對客戶誠實是整套都要做到才行。漏任何一個環節會變成誠實只是加速自己出局而已。所以道德要結合現實,也是要有自己一套系統才行。或許只是個誠實就這麼複雜道理,才有辦法生存下來,所以簡單的說謊掩蓋才這麼盛行。

相關閱讀推薦: 位於金字塔頂端的人竟是給予者?!為什麼??|閱聊聊#3|閱部客

2019年2月11日 星期一

米洛斯對話 道德和現實



米洛斯對話來自雅典和米洛斯在開戰前的對話,有興趣想了解更多歷史,文章最末有提供相關閱讀。雅典訴諸是現實主義,我強大所以要打你,米洛斯則在強調必須要有道德,公理正義,所以不能強行攻打米洛斯。

這邊就好像分成2派,現實和道德,哪個可以獲得勝利,結果是現實那方獲勝。跟我們大部分看的電影,都站在正義那方勝利不太一樣。我們也不探討是否米洛斯只是沒實力喊口號,還是真的這小國就真的非常有道德。想討論的是這不一定要是21,其實道德都必須建立在現實之上。就是說如果沒有依照現實主義,道德是無法發揮功效,或者無法長期持續。像有個人想像小鳥飛行,就好心幫助他做一個很棒的翅膀,因為沒考慮到可行性,只為善心幫他,結果最後害他摔死。但是現實生活中太過複雜的情境,我們就無從判斷這善行是否真有幫助。

真實故事就是非洲被蚊子叮咬有可能失明或致死,小妹妹看到這件事,小妹妹不只是捐蚊帳,還寫個信也讓比爾蓋茲也捐,很棒的善行也很感人,這麼小就懂得幫助別人,但因為蚊帳免費,讓當地的縫補蚊帳的小公司都倒閉了,沒有公司可以競爭得過免費的蚊帳,讓有些想自力更生的非洲人也失去了一些工作機會。

像是TED的演講有提到,義工團體到非洲幫忙,給他魚吃不如教他們釣魚,很不錯的概念,發現土壤肥沃,可以種出很高品質的作物,品質還比歐洲好,但非洲人卻不以為然,指冷眼看著再辛苦種植,義工團體真的種出來之後,過不久一群犀牛跑過去,把還沒收成的作物都踩壞了。

還有就是非營利的公司,因為沒辦法把獲利當作目標,所以在管理上遇到很大的困難,變成沒有具體的指標當作經營成功的標準。大部分還是以需要付薪水的員工為主,發他們獎金做為獎勵的依據是什麼,沒有比較高的薪水或獎金,怎麼請得到更好的人才。當或者請到便宜的人才,管理運作上變得沒效率,造成善款的浪費。然有些是真的為了理想工作很偉大,但是一個人沒飯吃,理想能夠撐多久,有能力不如去多賺一些錢,再把錢捐出來,反而對社會幫助更大。所以道德都必須建立在現實之上,才不會好心辦壞事。

回到米洛斯對話,米洛斯因為富有可以獨立,因為之前有老大哥幫忙守護,但後來因為老大哥國力衰落自顧不暇,因自己本身武力弱小被屠城。但試想如果米洛斯是先變成窮困的國家,賺不到什麼錢,能夠離開的人,都會離開這國家吧,到去外地賺錢,還沒被打國家就應該名存實亡,所以國家發展實質的經濟,比意識型態的口號更為重要。

但這並不是鼓勵就因此拋棄道德,只在意現實,如果拋棄道德,那人跟動物是沒有分別,只是吃比較好用比較好,失去做人的基本意義。而是結合2者,但這困難度很高,每個例子所處的環境都不同且情境極為複雜,又都需要以違反人性且創新的方式,才能有效結合這2者,所以只能以一個一個例子來說。那有沒有簡單又順著人性的問題,但那早解決了,或者根本不用解。

相關閱讀推薦:藍弋丰專欄:別只談修昔底德陷阱 台灣更要懂「米洛斯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