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的煩惱,有許多都是受別人和環境影響,可能就佔了9成以上的煩惱,其中大部分的煩惱根本就沒辦法去改善,也沒能力去改變,所以煩惱只是浪費更多時間。不如花時間去做自己能做的事。著眼於自己可以處理的部分,想想環境和別人是這樣,那以自己現在的能力可以做到什麼,或者可以影響到別人什麼程度。
例如弟弟不幫忙做家事,不要想說有什麼辦法讓他去做家事,直接想辦法來自己做,地板需要拖,每次擦完洗脫把很麻煩,我就去網路上買個好用免手洗的平板拖把,省下手洗拖把換水時間,讓自己拖地變得快速又輕鬆。洗碗的部分,一吃飽飯不要看電視玩手機,把餐盤拿去水槽就馬上洗碗,習慣了之後,也只是把划手機的時間,換成洗碗,其實對生活影響不大。因為專注在自己能做的,弟弟幫不幫忙做家事就沒差了,煩惱自然就解決拉。
當然工作上也是,有很多每天都有奇奇怪怪不順的事情會跑出來,與其對事情沒有幫助的煩惱和抱怨,不如想想有沒有什麼辦法是可以用來預防,依照過去發生的那些事,先花一點點的時間在預防上,如果真的發生,就很快可以處理掉,會比事後來收拾殘局,所花的時間和力氣會小很多。即使沒辦法完全預防,有先做預防的動作,多多少少也可以降低事後處理的力氣。可以參考預防那篇文章。
這個概念源自於正面心理學,問題本身其實沒有變,只是看問題的方式不同,用比較正面和樂觀的角度。煩惱比以前少很多的真實原理。就只是純粹因為都把花時間集中在如何實際解決事情上,也沒時間煩惱沒有辦法處理的部分,類似攻擊代替防守的感覺,比純粹防守效果又更好更積極。
相關閱讀推薦:更快樂:哈佛最受歡迎的一堂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